媒体评论丨存款千万换实习?如此“资源置换”有违公平
近日,有网友爆料称,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推出一项实习计划,可以为客户子女提供知名企业实习机会,其中不乏摩根大通、中金资本、谷歌、微软等,条件是“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1000万元以上,存量私行客户新增资金500万元以上”,并且要求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。消息迅速引发网友热议。
据了解,这个项目叫“2025菁英实习计划”,声称为高净值客户子女量身打造实践机会,话语满满一种“精英味”。银行方也不否认,称确实有上述实习计划,该活动有40个名额,报名已于上周结束。
但这可能也让一些家里拿不出千万存款的普通家长感到有点丧气。“实习不仅是技能的练兵场,更是就业的起跑线”,某种程度上也关系到教育公平、就业公平,真可以被特殊群体用来搞“资源置换”吗?
平心而论,一些“高净值圈层”彼此“关照”的现象,很多人或许也有所耳闻。就像有金融人士所说,私行给客户子女提供实习机会的现象比较常见,是私行维系大客户关系的方式之一。不过,此前这多少还属于见不得光的私下操作,现在却给人无所顾忌的观感。
哪怕这只是某种“行业潜规则”,依然有悖于常识。如果安排实习的岗位是国企或是事业单位,就有违规之嫌。这些地方,无论求职还是实习,理当遵循公开公正的程序,这是其属性特征所决定的,不能沦为“关照”某些群体的私享资源。
而即便是民企、外企,这种直推实习也很难说不会藏有阴暗的角落。比如某互联网大厂曾发布2021年反舞弊通报,在披露的案例中,有5例就是公司员工与外部求职中介合作,招募实习生进行虚假实习并分得费用的案例;该公司还称所有实习岗位均不存在收费的情况,并且对此类行为严令禁止。
这种“有钱人子女就能优先实习”,之所以让人感到异样,也容易滋生不正之风,就是因为它违背基本的公平逻辑。机构的人才选拔,哪怕是实习,也应该遵循唯才是举、公开公平的原则。
还有法律人士质疑“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”是否合规,称该条件限制了储户的取款自由,违反了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,实际是变相冻结储户的银行资金。出现这样的情形一点也不让人意外——有一个违背常理的“好处”,就必然对应更多违背常理的“代价”,更透露出某种“交易”的味道。
当然,这个“菁英实习计划”究竟成色几何,究竟是否如宣称的那般神通广大,可以让客户子女顺利进入一众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实习,还有待观察。此前有银行机构推出所谓“实习营”,但细究内容发现,不过是数天的企业参观,“含金量”并不高。
银行所谓的“菁英实习计划”,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,是否涉及对教育和就业公平的损害?舆论也不妨保持关注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这种广告确实冲击了很多人的朴素认知,受到舆论的关注也就不意外了。(澎湃特约评论员 江城)
热门文章排行
- 中国企业ESG评级显著提升沪市公司成亮点
- 上市公司家族股权信托常见问题
-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- 行业呈复苏趋势 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加大创新
- 公司新闻 铜川矿业公司到开展“安全互检”
- 黄酒股市值榜首易主:行业生态加速演变 高
- 好买基金网 - 好买财富 基金 私募 信
- 港股IPO:153家公司等待聆讯年内IP
- 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举办2025年生态大会
- 自行车行业双轮驱动提速
最新资讯文章
- 改换“动画和新闻播报风格”视频?美情报主
- 4月7日上海清晨新闻最新动态速递
- 2025年3月8日新闻快报:全国动态与国
- 南财早新闻|新能源车企5月成绩单出炉;马
- 国内媒体动态(20254)
- 【新闻动态】强化产学研合作 共促钼材料创
- 行业动态列表_智能设备_运动_汽车_智慧
- 产业洞察-产业资讯_ 最新动态_前瞻财经
- 汽车老司机必看:19个汽车常见问题解答哪
- 常见问题解答!事关身份证换证
- 国际新闻网_今日国际新闻近期热点最新_海
- 青年早新闻|一桨划过几千年这一刻中国人的
- 公司聚焦-企业动态_ 上市公司热点资讯_
- 多家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最高增逾1500
- “车来了”母公司元光科技开启招股;新世界
- ST锦港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公司及11个责
- 原海通证券33家分公司将撤销 国泰海通员
- 2025橡胶行业动态: 新投资和产能扩张
- 行业动态分析:2025年特殊食品监管与A
- 金融资讯-提供最新金融行业动态资讯(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