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材新材携手企知道共启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新引擎
近日,四川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东材新材”或“公司”)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。作为国内重点安全环保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,东材科技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,快速崛起为国内绝缘材料领域的新生领军企业。公司的主导产品“新能源/高频高速用电工电子绝缘材料”广泛应用于电力装备、新能源汽车和电子消费品领域,2024年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%,稳居行业前三。
东材新材前身为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上市公司)的绵阳塘汛生产基地,于2021年独立设立公司。公司聚焦电工电子、新能源与环保功能材料的技术开发,持续推动材料体系的技术演进和应用拓展。产品结构涵盖绝缘材料、功能材料与涂布材料三大类,其中绝缘材料覆盖特高压、智能电网、发电设备、工业电器等关键应用场景,功能材料聚焦于无卤阻燃共聚聚酯、薄膜及片材,涂布材料则包括质子交换膜、光学聚酯膜及高精度功能薄膜等品。
东材新材以专业实力深耕市场,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创新与平台建设。近三年,公司年均研发投入约4500万元。同时,公司组建了一支170人的研发团队,拥有博士1人、硕士42人,配备正高级工程师3人、高级工程师近30人,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。依托充足的研发投入和高素质研发人才,公司已建成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、绵阳市高性能聚酯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核心创新平台。此外,公司还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,与四川大学、西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多项关键技术攻关,并多次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支持。
在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持续驱动下,东材新材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核心技术成果不断积累,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稳步提升。凭借在自主研发、经营增长及合规纳税等方面的优异表现,公司先后获评四川省技术中心、绵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绵阳市民营企业营业收入50强、绵阳市民营企业税收贡献100强、绵阳经开区优秀民营企业20强等荣誉资质,展现了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实力与引领作用。
依托技术中心的持续赋能,东材新材在关键应用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。首先,公司国内首创特高压用大尺寸绝缘结构件材料,开发槽梁、螺杆、拉带等多类核心部件材料,产品弯曲强度≥500MPa,具备最高V0级无卤阻燃性能,已应用于国内26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,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其次,公司研创5G通讯专用马来酰亚胺树脂,用于芯片封装载板核心层,耐温性能超过300℃,介电损耗低至0.002,填补国内5G通讯核心材料空白。
再次,公司国内首创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专用绝缘材料,产品在高强度、高耐热、高CTI值及耐ATF油等方面表现优异,打破日东化学的技术壁垒,为国产新能源汽车实现更高电压电机油冷技术提供坚实材料基础。
在领先产品优势的带动下,东材新材实现了稳健的业绩增长,2024年实现营收11.4亿元,近两年年均同比增长率达15%。围绕“东方”品牌,公司在绝缘材料细分市场建立起良好辨识度,构建起覆盖发电设备、电子元器件、通信终端等多领域的产品矩阵,形成从材料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竞争力。目前,公司已与比亚迪、东方电气、西安西电、中电普瑞、3M、西门子、ABB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配套能力与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。
随着新材料行业加速迈向高性能化、绿色化与集成化发展的新阶段,东材新材积极寻求新路径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,提升科创效率和成果转化水平,公司于近日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。
科创空间汇聚了全球先进的产业数据和技术资源,拥有全球 6.9 亿企业信息、3.2 亿主营产品信息、1.9亿专利等海量数据资源。此次合作,东材新材将充分发挥科创情报和科创AI等前沿工具,精准洞察技术演进趋势,优化公司现有产品布局和技术路径。同时,依托平台构建的产业链数据图谱,公司将高效发掘上下游潜在合作方,促成更多商业合作,提升合作伙伴间的资源协同效率,从而加快市场拓展进程。
展望未来,东材新材将继续深化在高性能新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布局,持续推动国产替代进程,不断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技术话语权与市场影响力,为电子、电力、新能源等重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据英国《新科学家》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,一具距今1.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。这一发现证明,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。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。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。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,因为尽管...[详细]
历经10余年努力,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、深渊鱼类、微生物等进行研究,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,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《细胞》(Cell)上发表,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,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。[详细]
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,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。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·卡拉汉说:“这是一种真菌汤。”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。不过,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,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,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...[详细]
热门文章排行
- 中国企业ESG评级显著提升沪市公司成亮点
- 上市公司家族股权信托常见问题
-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- 行业呈复苏趋势 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加大创新
- 公司新闻 铜川矿业公司到开展“安全互检”
- 黄酒股市值榜首易主:行业生态加速演变 高
- 好买基金网 - 好买财富 基金 私募 信
- 港股IPO:153家公司等待聆讯年内IP
- 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举办2025年生态大会
- 自行车行业双轮驱动提速
最新资讯文章
- 改换“动画和新闻播报风格”视频?美情报主
- 4月7日上海清晨新闻最新动态速递
- 2025年3月8日新闻快报:全国动态与国
- 南财早新闻|新能源车企5月成绩单出炉;马
- 国内媒体动态(20254)
- 【新闻动态】强化产学研合作 共促钼材料创
- 行业动态列表_智能设备_运动_汽车_智慧
- 产业洞察-产业资讯_ 最新动态_前瞻财经
- 汽车老司机必看:19个汽车常见问题解答哪
- 常见问题解答!事关身份证换证
- 国际新闻网_今日国际新闻近期热点最新_海
- 青年早新闻|一桨划过几千年这一刻中国人的
- 公司聚焦-企业动态_ 上市公司热点资讯_
- 多家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最高增逾1500
- “车来了”母公司元光科技开启招股;新世界
- ST锦港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公司及11个责
- 原海通证券33家分公司将撤销 国泰海通员
- 2025橡胶行业动态: 新投资和产能扩张
- 行业动态分析:2025年特殊食品监管与A
- 金融资讯-提供最新金融行业动态资讯(20